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道 美國彭博新聞社4月15日發表題為《中國大學畢業生重塑中國勞動力大軍,對美國造成威脅》的文章,作者為戴維·林奇。文章稱,今年只有26歲的張欣(音)已經從一所知名的美國大學畢業並且已經在香港的一家投行和北京的一家石油公司工作過,現在她可能要和自己的兩個朋友一起創立網絡公司。
  她說:“我們只是不想在機會如此多的時候袖手旁觀。擺在年輕人面前的選擇太多太多了。”其中的一些選擇可能會影響全球經濟。今年,中國的大學畢業生接近700萬人,而2001年僅有110萬人。到2020年,中國受過大學本科教育的人將達到1.95億,超過該年美國的勞動力大軍總數。
  文章說,十幾年來,中國一直是美國和歐洲製造商的有力競爭對手。現在,中國又給歐美增添了新的擔憂:中國有能夠掌握高技能的新一代勞動力。中國的目標是發展服務業,從簡單的製造業出口——通常為外國企業組裝零配件——轉型到自己生產更多的複雜產品。
  文章認為,中國出現數千萬大學畢業生不僅對該國的貿易伙伴是一個挑戰,對中國自己也是一個挑戰。在中國,接受大學教育很容易,太多的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麻省理工教育
  文章稱,張欣是麻省理工大學的金融碩士,像她這樣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對中國政府調整經濟極為重要,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中國企業實力增強——經濟學家們稱“從價值鏈往上爬”——它們將占領目前被髮達經濟體主導的市場。
  位於香港的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威廉·奧弗霍爾特說:“我們將與中國的銀行和中國的保險公司競爭,我們以前並不覺得中國在這些領域會很強。”
  這種變化已經悄然發生。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的4.2萬億美元貿易額中多一半是有中國工人大量附加值的產品,低附加值的加工型貿易比例從2010年的近39%下降到1/3。
  1997年至2004年擔任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黃育川說,中國大學畢業生的猛增降低了使用技術熟練勞動力的成本,使中國在更多的行業更具競爭力。
  複雜的工作
  蘇格蘭皇家銀行駐香港的首席經濟學家高路易說,中國工人工資上漲促使一些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轉向其他國家,比如越南或孟加拉國,中國的製造商開始進行更複雜且利潤更大的生產活動。
  高路易說:“我們看到製造業的很多企業在升級換代,它們現在做以前不做的事情。人們在討論這種情況會發生麽?別費心去想了——已經早就開始了。”
  美國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對美國的工業機器和相關零部件的出口大概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2007年的兩倍,而中國對美國的玩具出口則下降了11%,這表明中國的經濟正在成熟起來。
  黃育川說,中國正在沿著韓國等國的模式大步前進。韓國產品曾經也被世人嘲笑為廉價劣質,但是現在像現代汽車公司和三星電子有限公司等韓企的產品在全球都很有競爭力。
  “包抄美國”
  多倫多大學的創新研究學主管達恩·佈雷茲尼茨說,這是未來潮流的一瞥。佈雷茲尼茨是《紅桃皇后的出逃:政府、創新、全球化和中國的經濟增長》作者之一,他說,很快中國將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生投入到西方國家一直忽視的電網改進等研究領域和產品生產方式的創新中。
  佈雷茲尼茨說:“沒必要在一個領域齊頭併進,他們將包抄我們。”
  文章認為,如果真是這樣,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全球化的中國人在美國學校接受了教育。中國每年大約20萬大學生去美國學習,這個數目是在中國學習的美國人的10倍。
  一些在華的跨國公司越來越依賴當地的優秀員工。美國羅盛咨詢公司在北京的招聘人員張晉(音)說,競聘駐華主管和首席執行官以下一級的這些崗位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
  中國人才大軍崛起
  熟悉能源業、製造業和生產業的張晉說,雖然外國人依舊占據著亞太地區的多數高級別職位,接受過海外教育和有海外工作經驗的中國高層管理者正在崛起。
  可口可樂公司的一名發言人在新加坡說,該公司近幾年已經“小幅增加”中國人才的數量。該公司的領導層里有40%為中國人,幾乎所有的團隊經理都是中國人。
  總部位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生產工業與消費化學品的漢高公司說,該公司正在打造一個中國海外留學生的“新人才庫”。9月,該公司在上海設立了全球最大的黏合劑工廠。
  漢高公司駐上海的發言人威爾遜·索拉諾說:“過去幾年,我們公司的職位,從初級到高層,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
  “勞動力供給衝擊”
  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理查德·弗里曼說,中國高學歷勞動力的大量涌現將最終壓低發達國家收入可觀的勞動大軍的薪資水平。
  他說:“看看中國造成的勞動力供給衝擊。這對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帶來負面影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波及我們。”
  文章稱,在中國,接受良好教育、雄心勃勃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造成勞動力過剩,這將成為一大問題。現在該國已經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給畢業的大學生。最近的大學畢業生失業率遠遠高於教育水平低的勞動者或者已經有幾年工作經驗的畢業生。
  文章還說,雖然中國政府沒有公佈詳細數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顯示,2011年,16.4%的中國25歲及25以下的大學畢業生失業。
  此次調查的負責人、得克薩斯農業與機械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李贛(音)稱,目前這一情況沒有變化。剛畢業的大學生太多了,他們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和技能。
  “艱難的一年”
  招聘網的首席執行官郭盛在去年12月說,2014年“對找工作的人來說將更為困難,被視為到目前為止就業市場最困難的一年”。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高等教育只是讓更多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加入了無業大軍,這會造成社會不安定。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前所未有之龐大,這可能達到了中國政府的教育目標,但是卻沒能滿足就業市場對各種技能人才的需求。
  位於香港的野村國際(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說:“現在有一個勞動力市場錯位問題。所以今後,做漢堡包的大學畢業生可能比坐辦公室的要多。”
  聰明且難對付
  今年70歲的羅傑·奧利森有27年在華爾街大公司的工作經驗,他曾在美林公司和瑞士銀行等公司就職,現在他開始了新的職業生涯——給中國學生教課。他在中國著名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教授英語和文學,包括《聖經》。
  他感到過去6年自己學生的質量在穩步提高。入學的新生不再顯得那麼幼稚或土氣。他說,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勝任在紐約或倫敦的工作。
  奧利森說:“他們很聰明,也很難對付。他們將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我們拭目以待。”(編譯/李偉傑)
  (原標題:彭博社:中國大學畢業生重塑中國勞動力大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c61pcdo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